今年以来,我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打造“鲜甜三门”为总目标,加强鲜甜环境打造,加快美丽经济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提升广大农村的美丽度和农民群众的幸福感,乡村振兴工作。
一、 突出一个关键指标。
我县2018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53元,增幅9.2%,绝对数位列全市第六名,增幅位列全市第三名。二季度数据目前未出。上半年我们在抓指标进度过程中具体做了以下三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今年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样本户调整的第一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工作的重要性。我办也将抓指标工作列为全办的“1号工程”,举全办之力抓落实。二是建章立制。为确保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建立并充分运用指导数制度和预测预报制度,每月末进行预测预报,提前对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分析,并认真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滞后原因,以便提早做好查漏补缺、应统尽统工作。三是加强联系。为加强样本户的配合度,提高辅助调查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加强了和样本户、辅助调查员的感情联络,平时在走访了解情况时,适时送上面巾纸、小毛巾等宣传小礼品,使得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二、突出两个创新工作。
1、“鲜甜三门”工作。年初,县委确定以培育“鲜甜三门”区域公共品牌作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我办负责牵头落实该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梳理出鲜甜产业提升、乡村新兴产业培育、乡村环境整治、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民生工程实施、农村改革深化等七大工程,作为我县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框架。目前,《“鲜甜三门”五年行动计划》已经出台。二是抓好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得到乡村的变化、感受到发展的温度。综合各方意见后,在“鲜甜产业”、“鲜甜环境”、“鲜甜生活”、“鲜甜保障”四方面选择了十大打基础、管长远的专项行动进行重点实施,即小海鲜产业培育行动、“一果一瓜一叶一花”产业提升行动、“一懂两爱”素质提升行动、“百村万院”海上大花园建设行动、全域旅游创建行动、田园综合体创建行动、富民强村行动、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乡贤回馈行动、民生普惠共享行动。目前,各项工作由各个责任单位牵头正在积极开展中。三是制定考核办法。为落实好相关工作,积极制定乡村振兴考核办法。把“百村万院”海上大花园建设行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家乐、扶贫工作、山区经济纳入考入考核内容,督促下阶段工作推进。
2、改革创新工作。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指示,今年主要在闲置农房流转和社会城市资本下乡两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闲置农房流转工作。为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市民下乡、企业家返乡、能人回乡创新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正在以沙柳街道为试点,以闲置农房(宅基地)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现在,沙柳街道正在组织试点村核实农村闲置房屋相关信息,将所涉及的房屋、土地证件等资料归档;根据摸底结果,将待盘活的房屋等资源报职能部门审定。二是社会城市资本下乡工作。为引导社会城市资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我们目前正在制定完善《关于鼓励和规范社会城市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见(初稿)》。政策主要内容:《意见》中明确了社会城市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优惠政策和组织保障。其中在优惠政策中,制定了“黄金二十条”,分别对下乡的社会城市资本在财政奖补政策、减税政策、信贷支持、土地政策、水电保障、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
三、做实三项重点工作。
1、打造鲜甜环境。一是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前期摸底,乡镇(街道)申报,部门项目对接,今年我县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共4个,包括沙柳街道大周村、珠岙镇双楼村、花桥镇寺前村、浦坝港镇从岙村,示范乡镇为沙柳街道,目前1镇4村创建工作正加快推进。深入推进省级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历史文化村建设,黄泥洞村(第四批重点村)累计完成投资800万元,一期已完工,二期、三期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包家村(第六批重点村)规划初稿已出,正抓紧修订完善。二是海上大花园。研究制订了“百村万院”海上大花园建设行动方案,计划三年内打造100户美丽庭院示范村,1000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加强机关单位部门与镇、村结对,共同打造一户一风情的美丽庭院。并于6月21日在沙柳街道大周村、卢家塘村、曼岙村开展了船帮里美丽庭院创意评选大赛。全县各乡镇街道创建美丽庭院积极性普遍高涨。三是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为进一步集约用地,节省投入,有利运维,我县目前正在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方案,积极探索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中心建设问题,希望运用PPP建设模式,努力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此外,卫生填埋场目前已经竣工,预计6月底能正式投入使用。
2、发展鲜甜经济。一是农家乐。依托“鲜甜三门”主题,大力开展农家乐特色村建设。以争创蛇蟠国家5A级景区为突破口,在蛇蟠黄泥洞村、山前村和山后村加快全岛旅游化;以建设中国最美渔村为突破口,在沙柳街道曼岙、大周区块建设渔家乐特色村;以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突破口,在亭旁镇坑下村打造人居环境优美和谐、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综合管理保障有力的浙江红色小镇;在浦坝港区块统筹开发扩塘山岛、牛尾塘、五子岛、木杓沙滩等滨海旅游项目,把海滩、岛礁串连成线,形成观海景、游海岛、吃海鲜的特色游路线。二是山区经济。我们将山区经济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抓绩效评价自评。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浙农办〔2014〕34号)和《关于开展2017年度山区经济发展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浙农办〔2018〕11号)等文件要求,组织自查自评,将三门县2017年度山区经济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材料和补充上报材料及时提交省里,为今后省里对我县乡村产业振兴相关政策扶持打下坚实基础。抓全县项目自查。重点针对已验收审核项目绩效情况和在建项目进度情况,按照年底前完成验收拨付倒排时间推进项目。抓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项目衔接和督查推进,及时审核上报材料和组织实地踏勘,上半年累计审核验收项目5个,预拨项目1个,累计拨付省补资金523.73万元。三是农民培训。我们将乡村振兴学院平台打造作为我县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进行建设。三门乡村振兴学院已于3月2日正式成立,目前,亭旁镇坑下村和横渡镇岩下潘村两个教学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其中,坑下村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已能容纳220人培训团,横渡镇岩下潘村乡村振兴培训教室已完工,正在装修中,预计6月底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我们利用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台州学院的教育资源,开设了“百村万院”建设带头人、甜瓜栽培户、柑橘种植户、农资经营户、电子商务师(初级)、农民大学生、农村养老护理员、维修电工等10个特色培训班,共培训1624人。
3、实施鲜甜保障。一是认真谋划。在上一轮扶贫开发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谋划新一轮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新认定了低收入农户,新一轮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共12020户21552人。编制了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县乡村振兴“鲜甜三门”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编制了《三门县强村富民行动计划(2018-2022)》。二是组织实施2018年度扶贫项目。目前已安排了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补助资金360万元。目前各项目实施单位正在组织实施之中。积极探索精准到户产业发展扶持项目,目前,我县已初步筛选了不同类型的4个项目(沙柳街道闲置农房流转建民宿和农家乐项目、健跳镇七市片四村联建海水育苗基地项目、珠岙镇黄坦洋标准厂房项目、海润街道林家洋村覆盆子交易市场项目)准备试点实施。探索“产业+低收入农户”模式,目前,我们初步筛选了1个产业“直补到户”项目(亭旁镇养蜂产业推广项目)准备试点实施。三是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日前,按照分阶段推进的要求,各乡镇和各涉及扶贫项目资金的部门单位已完成自查自纠,正组织开展重点督查。据统计,各单位共自查问题32个,已整改19个,正在整改 13个;1个扶贫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县纪委监委正在查处之中。四是强化指导员管理。第十批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我县的省市县派共有70名,其中省派5名、市派11名、县派54名。省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任期到九月底结束,县派农村工作指导员任期到十一月底结束。我们通过多渠道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多部门、跨单位合作,采取召开座谈会、指导员列席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帮助指导员指导各村的新农村建设。每季度召开一次省市派农村指导员工作交流会,各乡镇街道每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等;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要求,发布各类通知,方便指导员之间沟通交流。
二、下半年工作
一、以创先争优为目标抓好重点指标的提升。下阶段,我们将在产业结构和工作方法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加大补短板力度。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着重发展特色养殖,促进渔业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加强对农业生产信息的引导,引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加强家禽养殖的转型引导。二是工作方法上做到有的放矢。继续运用两项制度,提高上报数据的科学性;咬紧月度目标,强化督查,确保今年工作目标的完成。
二、以创新创新为目标抓好特色工作。在改革创新方面,我们一方面继续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方案,一方面着手抓好推进工作。比如,在“鲜甜三门”工作方面,我们重点抓好十大专项行动的落实,力争在年底出形象、出成绩;在闲置农房盘活工作方面:在摸底基础上,做好数据汇总和归类,接下去将正式启动盘活利用工作。在社会资本下乡工作方面,着手组建乡村振兴项目库,为给社会城市资本下乡提供“指南针”,同时,制定相关引导文件,做好资本的合规利用工作。
三、以力争上游为目标做好重点工作。
一是鲜甜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深入开展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建立项目管理、梯度推进的建设机制,严格精品村评验标准。做好第四、五、六批2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9个一般村建设,按照“一年成型、二年成品、三年成景”的时间表要求,完成第四批1个重点村和3个一般村建设,继续实施第五批3个一般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全面启动第六批1个重点村和3个一般村项目,同时,谋划申报省级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海上大花园建设方面:围绕“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栽花植树绿化美、庭院设计布局美、家风家训和谐美”这“五美”要求,建成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村和示范户。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继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投入,强化工作举措,务求工作实效,进一步完善收运体系,确保年内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二是鲜甜经济。在农家乐方面:大力培育美丽乡村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景点+乡村旅游经济组织”、“旅行社+乡村旅游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在沙柳街道试点开展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改革,开展经营外包服务,建立市场经营机制完善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村庄和乡镇。加大特色品牌创建力度,引导农家乐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主题农庄建设。引导现代农业园区融入建设旅游元素向休闲农业园区方向提升。同事,加强对农家乐执法检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监管到位、万无一失。在农民培训方面:以提升乡村振兴学院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培训方案,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农民培训方面围绕“鲜甜产业”,切实加强农业领军人才、农家乐经营人才、产业化专业化人才、精准扶贫示范带头人和二三产业主五大类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在山区经济方面:一方面加强项目跟踪和推进力度,指导做好上报材料审核工作,及时组织进行实地踏勘。另一方面根据项目责任单位上报的自查情况报告,组织专项检查,并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衔接和督查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历年山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
三是鲜甜保障。在扶贫规划方面:结合省市新一轮扶贫开发新规划、新政策,进一步修订好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在扶贫项目实施方面:认真组织实施精准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积极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路子,总结经验做法,提供“三门样板”。在项目管理方面:抓好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修改《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和资金的安全。在指导员管理工作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典型培育工作。同时,继续做好部分派出单位的协调工作,尽可能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关心、帮助、支持驻村指导员,让其放下包袱专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指导员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驻村指导员的管理;组织各驻村指导员配合做好各项中心工作。力争获得2017-2018年度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先进县,为全县大党建考核争取加分。